本照片為前海軍後勤司令傅洪讓少將全家於1950年 (民國39年) 在合群新村家門對面合影留念,是罕見的合群新村早年照片。合群新村原為日軍遺留之宿舍,戰後海軍為安頓海軍官校與部份艦隊等單位眷屬,除整修原有房舍,另搭建數排長方形房屋。每排10戶,空間6-10坪不等。由桂永清以「合作無間、群策群力」之意而命名。據國防部2007年 (民國96年) 出版之專書統計,合群新村有647戶、1,884人。傅洪讓為海軍雷電學校第一期畢業生,祖籍江西豐城,曾留學德國,在當地買下一台蔡司(zeiss)相機,並帶來臺灣。家人則是搭乘中訓軍艦,該艦先赴澎湖整補,至1949年(民國38年) 10月抵達左營。傅家來臺後,一直住在合群新村緯一路157號,直到傅將軍於1961年 (民國50年) 接任後勤司令後,才在隔年搬到明德新村。由於一家老小七口食指浩繁,傅家人在合群老家裡蓋了茅草房,飼養來亨雞,最多的時候養了160隻,每天可產下40-50顆雞蛋。這些雞蛋主要賣給鄰居,以貼補家用。即便當年生活困苦,家人仍情感篤厚,每年都會請人用蔡司相機,拍下一張全家福照片,以紀念這段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