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民國34)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政府結束在臺灣的殖民統治,正值交接過渡期間的出磺坑礦場,面臨尚未有保警隊進駐、頻有偷油事件傳出的困擾,由約莫20名礦場員工自行組織成警備隊,拿著日本人留交的38式步槍,輪班保護輸油管線安全。圖為出磺坑導覽地圖之油管線插畫。
這支出磺坑警備隊,2人為一班,輸油管線由出磺坑一路延伸至苗栗市街的煉油廠,警備隊便自礦場沿著後汶公路一路走到苗栗市龜山大橋頭再折返,沿途嗅聞是否有因偷油而外洩的油氣味,因折返點名稱而自稱「龜山警備隊」。巡邏路程不短,單趟就要花上2-3個小時,值勤者可多領半日新水。他們雖然拿著長槍,也曾逮捕過偷油賊,但這支「龜山警備隊」只開槍打過斑鳩,未曾開槍傷過人。圖為這支警備隊的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