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園常見雜草-大黍

本照片為茶園常見雜草-大黍,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可高達約120至250公分。原產非洲、以色列與葉門。臺灣原於1908年作為牧草引進,栽種於中部大肚台地,現可見於全臺低海拔向陽地區。

大黍,學名Megathyrsus maximus (Jacq.),俗名畿尼亞草、天竺草、堅尼草、馬草、羊草,為禾本科(Gramineae)稷屬(Panicum)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可高達約120至250公分。原產非洲、以色列與葉門。臺灣原於1908年作為牧草引進,栽種於中部大肚台地,現可見於全臺低海拔向陽地區。根莖直立粗大,各節密生粗毛,葉片長度約30至60公分,寬約1至1.5公分,圓錐花序,小穗花鈍形通常無毛,脈不明顯。引進當時日本政府將臺灣作為南進的基地,種植大量的大黍以作為馬匹的糧草,故當地人又將大黍稱為「馬草」,秋冬轉枯黃,容易著火引起火燒山。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仕弘
  • 貢獻者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