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展覽概念源自2015年的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其展覽主題除了關注在1930年代風車詩社的文學,亦延伸探索同時代與風車詩社相關脈絡之日本及西方的前衛文藝景況,藉此重省台灣在二十世紀初期乃至二戰結束初期所面臨的文藝現代性、殖民性、轉型正義等多重問題。前田寬治的〈木工師傅一家〉為「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特展中所展示的作品。
20世紀初期,西力東漸,日本新政府在「脫亞入歐」思維下,引領日本朝向近代化的進程,無論政治、社會思想、文化,均醞釀出前所未有的自由與開放的風氣;西方的「洋畫」風潮也影響著日本藝術發展,美術發展不僅被列入國家政策的其中一環,「洋畫」更逐漸成為藝術表現的主流之一,許多歸國的日本藝術家探索了西方文化的底蘊,美術團體與藝術作品也因此衍生出劇烈的風格辯證。〈木工師傅一家〉這幅畫中的人物,為建造前田寬治新工作室的木匠的一家人。作品中的人物身著紅褐色的浴衣,壁面的藍色與地面的白色與黃褐色的桌面,以垂直和水平的線條,使得作品構成的節奏更加突出。回溯日本近代美術畫會的脈絡,在前田寬治加入的「1930年協會」與之後的「獨立美術協會」,以「脫離對西洋畫的模仿與追隨,突破並表現自我進行創作。」以及野獸主義以後的新興藝術,一反當時日本所盛行的外光派與後印象派畫風作為創作的核心,而當時也因官展巡迴的因素,以及石川欽一郎等藝術家來台培育學子,日本繪畫成為孕育站前台灣美術發展的脈絡前沿,前衛思潮也為當時的台灣帶來一股新興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