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展覽概念源自2015年的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其展覽主題除了關注在1930年代風車詩社的文學,亦延伸探索同時代與風車詩社相關脈絡之日本及西方的前衛文藝景況,藉此重省台灣在二十世紀初期乃至二戰結束初期所面臨的文藝現代性、殖民性、轉型正義等多重問題。法國攝影師埃利 ‧ 勞達爾的〈巴黎博覽會〉為「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特展中所展示的作品。
埃利.勞達爾受邀參加巴黎博覽會的新聞報導,並拍攝一系列攝影作品。以「巴黎博覽會」為主題的作品,大多以艾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或是周圍的城市景緻為主。這件作品則是以來訪的遊客為對象,拍攝了他們在攤位上行走、周旋或停頓時,這些非特定人群的局部情況。勞達爾的作品,在構圖上經常以不同的視角拍攝,將看似平凡的物件,從現實環境抽離,形塑新的觀看感官經驗。勞達爾的作品也啟發了許多當時挑戰傳統及打破常規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乘著新興的攝影與電影勢頭,找到實驗的途徑,去打造他們的「現實」。而日本現代化之始,留洋子弟的學習、返國,藝術家的作品不再僅限於自己國家得以評賞,在印刷品與譯本的轉譯交流下,可在同一個時空下,隨著文化傳播而接觸到來自世界另一處的攝影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