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湳濕地在埔里桃米社區的生態及產業在921地震重建過程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原是私有的荷花田,經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特生中心及桃米社區發展協會與地主協商後,於2001年開始進行濕地保育及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並配合竹橋、生態教室、教學涼亭、水上流籠、生態解說牌等設施,地震後,它承載著桃米社區重建中生態調查及教育、生態旅遊及帶動社區經濟發展等重要功能。
這裡常年可見40多種的鳥類、15種蛙類以及26種的豆娘和蜻蜓。 4月以後,嬌豔的蓮花朵朵盛開,草叢中螢火蟲紛飛,夜晚時刻,閃閃飛舞的螢火蟲搭配聲聲蛙鳴,帶來遊客也為社區的民宿、餐廳及導覽解說人員帶來商機。
草湳濕地大部分工程設施都是在地的自主營造團隊,在生態專家的指導下,採用自然工法,營造出來的小型、細膩濕地復育與營造工作。同時更栽種不少原生種植物,例如茄苳、香楠、水柳、水茄苳、九芎等,入口停車場的茄苳長得特別好,僅五、六年的時間,就枝葉繁盛,提供優質的景觀、乘涼及遮蔭效果。2013年政府公布濕地保育法後,曾由南投縣政府建議列入地方級重要濕地,但因地主反對,而未成功。另外,地主對於土地經營管理與利用方式有自己的規劃,所以2017年以後這塊濕地已由地主收回並不再對外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