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栖壩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流栗栖溪畔,圖中可見栗栖壩旁的貯水池,以及湛藍色的栗栖溪水。
栗栖溪引水計畫包括興建栗栖壩及引水隧道,為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之一。日治時期昭和6年(1931),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重啟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在濁水溪上游興建武界壩及引水隧道,將溪水導入日月潭發電,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於昭和9年(1934)完工。
武界引水隧道自昭和9年(1934)啟用以來,全年無休供應日月潭發電所發電,造成隧道混凝土劣化。臺灣電力公司經評估後,斥資90億元建造新武界隧道及栗栖溪引水工程,引入栗栖溪水至日月潭發電。
濁水溪上游的栗栖壩海拔約760公尺,為抗洪效果優良的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長86公尺、寬6公尺、高39.39公尺。栗栖溪引水隧道以鋼筋混凝土襯砌,總長2,439.5公尺,採重力式倒D型設計,隧道內徑2.8公尺,壩體與隧道均由新亞建設與日商雄組營造承攬。此外,濁水溪到木屐欄溪段隧道全長6.5公里,是全臺灣第一座以「全斷面隧道鑽掘機」(Tunnel Boring Machine,簡稱TBM)工法鑽挖成功的隧道。
TBM不僅能縮短工期、降低環境影響,更能減少人力需求。2002年6月7日,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在仁愛鄉法治村舉行貫通典禮。臺灣電力公司營建處長蔡英久、新亞建設總經理朱臺森及日商熊谷組副社長渡邊等人共同按鈕貫通,鑽掘機貫穿岩壁後,隧道內12名工程人員從通口走出,受到英雄式的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