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界安寧宮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武界壩旁,圖中可見土地公廟精巧別緻,廟內窗格以「合境、平安」為造型,門框對聯為「福善扶良神賜福 安民護國世平安」,橫批為「保民佑世國隆安」。
武界壩屬於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之一,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在日治時期昭和6年(1931)興建武界引水工程,包含武界壩體、明渠、暗渠等,將濁水溪上游水源引入日月潭發電。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分七個工區執行,武界為第一工區,由在臺灣的日本建設公司鹿島組承包。昭和7年(1932)武界壩施工期間,鹿島組為祈求工程順利,在工事場右岸山上興建鹿島神社,並邀請埔里的小池神官到此舉行鎮座式,供奉水神守護武界壩及施工人員。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僅剩八名臺籍員工留在武界,他們將山上神社遷往武界壩頂北方,改建為福德正神廟保安堂,1971年重修廟體並更名為成保安宮直到今日,代替舊有的鹿島神社繼續守護武界水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