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埔里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園,在921重建中非常注重台灣原生及稀有植物的種植與管理。台灣梭羅樹是台灣特有及稀少的落葉性喬木,依據2017年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林務局及台灣植物分類學會共同出版的「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它是屬於接近受脅(NT)等級。小綿羊草原到楓香步道邊緣就有10多株生長茂盛、亭亭玉立,胸徑約30公分以上的台灣梭羅樹,每年清明節左右是盛花的季節。
台灣梭羅樹(Reevesia formosana)是梧桐科的台灣特有種落葉中喬木,主要分布於中南部低海拔地區。單葉,螺旋狀排列或互生,葉柄有星狀毛,在葉基附近稍膨大。兩性花,頂生繖房花序,花序密生星狀毛。花萼綠色漏斗狀,花瓣5枚,長約1公分,寬約0.3公分,基部黃橙色,上部白色。蒴果卵形,長約3公分,木質,灰褐色,果柄長約2公分,有柔毛,種子扁平1~2粒,有翅。
目前發現地區以南投縣以南的草屯鎮九九峰、魚池鄉、鹿谷鄉及屏東縣恆春鎮、牡丹鄉、墾丁及鵝鑾鼻等地為主。開花期在3月底至4月初,盛開時會看到滿樹像繡球花似的白色大型花序,美麗壯觀而且具有濃郁的香氣,誘蟲也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