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桃米紙教堂見學園區田份仔生態池中生長茂盛的水柳

水柳(Salix warburgii)是特產於全島低海拔河岸、濕地及池邊的台灣特有種植物。枝條直立或斜展,葉卵狀披針形,葉背有白粉,幼嫩枝條上有半圓形托葉,是它最明顯的辨識特徵。50年前埔里及台灣各地農村河岸及田邊,到處都可以看到這種特有的鄉土植物,但是隨著棲地的破壞及受到水泥化的河岸工程影響,它已經變得愈來愈少了。水柳有固砂、護岸及增加生物多樣性功能,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921地震後,埔里的重建過程中,經由特生中心社區重建輔導團隊、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與暨南大學等單位逐漸宣導推廣,在桃米社區的草湳濕地、組合屋濕地、茅埔坑濕地及田份仔生態池、澀水社區同心池及一新社區的台灣白魚避難池,都種有這種具有鄉土風味的樹種。它不但樹形美麗,葉子更是紅擬豹斑蝶及台灣黃斑蛺蝶之食草,復育了不少可愛的蝴蝶。田份仔生態池生態小島上的這二棵水柳,自從2005年種植後一直生長良好,樹型優美,為這片土地默默地奉獻它的生態系維生與服務功能。

繁殖水柳時,可以剪取前一年生的枝條進行插條繁殖,因為它是單性花雌雄異株,要注意雌雄兩種性別的苗木都要種植,但雌株的種子在每年4~5月間成熟時,附著在種子上的白色絹毛會隨著四處飛散,造成一些環境清潔上的困擾,所以最好能將雌性的苗木,種植在距離居家100公尺以上的地方。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社區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41119
  • 所在地-經度
    120.926904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1.台灣水生植物自然觀察圖鑑(田野影像出版,2000) 2.台灣水生植物圖鑑(李松柏著,晨星出版,2012)
  • 資料來源
  •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彭國棟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94111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926904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埔里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桃米社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