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田生態農場與台灣白魚

山田生態農場的主人徐盛田,56歲從職場退休後回到一新社區,由於對鄉里的熱心及長期在航空業的磨練做起事來認真而執著,同時他也是921地震後生態重建及里山倡議理念的在地實踐者。因有一新社區乾淨優質的水源,他在農場內種植了高品質的黑木耳,也打造了兼具有景觀、生物多樣性及保護台灣白魚的多功能生態池。

自從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的副總幹事,並參加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輔導社區的一系列生態教育課程後,他更加認識到台灣白魚的生態與重要價值,於是願意提供私有的農場果園土地,在水保局等相關單位的補助與協助下,自2016年10月開始營造 4個不同大小與深淺,兼具有景觀、生物多樣性及保護台灣白魚的多功能生態池。這些生態池合起來約有600m2,水源則自2,500公尺上游的伽陀精舍湧泉以塑膠水管沿著刣牛溪河岸,上上下下、彎彎曲曲,一路接引到農場。

四個生態池兼避難池不僅保護了台灣白魚,周圍更是約20種的蜻蜓及豆娘、10種蛙類、20種水生植物的棲地;其中的金線蛙是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萍蓬草及大安水蓑衣分別為2017年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所列的極危(CR)物種與瀕危(EN)物種。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一新里東峰路 2 之12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004241
  • 所在地-經度
    120.940425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1.臺灣淡水魚類紅皮書(陳義雄等著,林務局出版,2012) 2.臺灣的淡水魚類(曾晴賢著,台灣省教育廳出版,1986) 3.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晨星出版公司出版,2013)
  •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彭國棟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00424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94042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埔里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一新里東峰路 2 之12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