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一新里的台灣白魚

台灣白魚(Pararasbora moltrechti )又稱台灣副細鯽,是台灣特有及稀有的淡水魚類。身體延長而側扁,體背黃褐色,腹部白色,側線長且完整,由鰓到尾鰭中央呈現明顯向上的弧線,體側中央有一藍紫色縱帶,成魚體全長約10公分。以往在大甲溪、烏溪及濁水溪各支流以及日月潭與周邊池塘中,曾有發現的記錄。目前的分布地,只剩埔里鎮一新里樟湖溪、煙寮溪、台牛溪、合成里水流東溪,以及台中市新社區食水嵙溪等5條河川上游的小溪流或水潭中。因是特有種且分布地點狹隘,數量非常稀少,農委會於2009年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受到法令的管制及保護。埔里鎮一新里的台灣白魚,因極端氣候下,冬季不斷的有乾旱,造成河川乾涸;夏季又有豪大雨及土石流,加上長期以來的河川污染與外來種競爭等問題,使得棲地破壞與消失,保育問題愈來愈困難。921大地震後,農委會特生中心、林務局、水保局等單位分別從生態研究、環境教育、生態旅遊、定期魚類調查、有機及綠保農法、設置避難池、改善河川棲地等角度切入輔導,與社區居民一起調查保護,也進行跨域合作,正在朝著綠色保育及里山社區的方向做保育努力。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一新里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0116466
  • 所在地-經度
    120.9572706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1.臺灣淡水魚類紅皮書(陳義雄等著,林務局出版,2012) 2.臺灣的淡水魚類(曾晴賢著,台灣省教育廳出版,1986) 3.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晨星出版公司出版,2013)
  •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彭國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