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地震引發的崩山落石與其後數次颱風豪雨,對於埔里地區的蝴蝶棲地產生很大的影響;再加上各界對生態環境重建與地方特色觀光發展的重視,因此蝴蝶保育及調查便成為埔里重建期的重點工作之一。在相關單位的輔導、補助與在地團隊合作下,從2011年到2019年共記錄224種蝴蝶,如以台灣蝴蝶分類的五大科來看,其中弄蝶科35種、鳳蝶科24種、粉蝶科22種、灰蝶科54種、蛺蝶科89種。
弄蝶科的蝴蝶體型小型或中小型,體色常為暗淡的褐色,觸角基部特別分開;觸角末端微彎尖鉤狀,口器特別修長。因為體型小,體色大都不起眼,大部分的社區居民很少關心或去認識它們。921地震後的重建期,政府的社區營造、農村再生及社區林業等專案計畫,開始讓大家有更多的機會來調查與認識這些原來不起眼的類群。依據2019年的調查資料,數量最多的前三名弄蝶科為埔里紅弄蝶、淡綠弄蝶及台灣絨毛弄蝶,其中埔里紅弄蝶( Telicota bambusae horisha)全年累計759隻次,以埔里為名,數量又多,真是實至名歸。埔里紅弄蝶展翅寬約3~4公分,前後翅均有鮮麗的橙黃色縱帶,雄蝶前翅背面黑褐色斑中有明顯的帶狀灰色性斑。為一年多世代蝶種,幼蟲以禾本科的綠竹、麻竹、桂竹、孟宗竹、等植物之葉片為食草,所以埔里各郊區普遍可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