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農曆八月二十拜門口

淡水沙崙地區在農曆的四月十八日及農曆八月二十日這日,居民會準備菜飯、香燭及冥紙,在門口祭拜孤魂野鬼。這是淡水地區特有的祭日,淡水人稱之為「敗滬尾」、「拜滬尾」或「淡水拜門口」(或簡稱「拜門口」)。「敗滬尾」的由來,眾說紛紜。一說是漳泉拚,一說是西仔反。不過大多數的淡水人都已不清楚由來,僅是依照古俗從之。

據沙崙里耆老王月蓮女士的說法「八月二十敗門口」是為紀念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滬尾之役「八月二十西仔反」。當時清法兩軍交戰,在淡水瓦奠埤、中崙圳、天生國小一帶地區血流成河。當天法軍於10月1日清晨6點開始砲轟淡水,夷平了沙崙、中崙和油車口砲台,並向淡水開砲,當天共砲轟了13小時、1千多發砲彈。10月8日(農曆八月二十)上午九點半,法軍陸戰隊登陸沙崙,清軍在孫開華提督的指揮下,沿淡水居民所趕築「城岸」據壘死守,與法軍展開白刃戰,終在下午1點打敗「西仔兵」,獲得「中崙血戰」的勝利。法軍鎩羽而歸後,除了在基隆加強攻勢外,並封鎖淡水近9個月,直到翌年6月30日雙方簽下合約後才結束。因此,淡水油車口、沙崙和港子平一帶之居民,每年農曆八月二十日以拜門口的儀式,祭奠陣亡將士。也有相傳是直到翌年5月31日(農曆四月十八日) 簽定和約前夕,滬尾一帶住民為慶祝和平來臨及憑弔雙方陣亡將士,家家戶戶舉行祭奠,稱「敗滬尾」意即「西仔」敗於滬尾。從此成例,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日稱「敗滬尾」,祭祀無名英雄。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 資料來源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滬尾清法戰爭多領域工作平台-淡水老故事蒐集計畫」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