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孫中山「平均地權」的觀念根源探索:以歐美的學術理論與日本同好具體實踐之間的互動為中心

孫中山「平均地權」的觀念根源探索:以歐美的學術理論與日本同好具體實踐之間的互動為中心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孫中山「平均地權」的觀念根源探索:以歐美的學術理論與日本同好具體實踐之間的互動為中心

「平均地權」可說是「民生主義」最核心的概念。然此一核心概念在早年孫中山從事反清革命事業時,卻是最易遭同志非議及消極抵制之處。有鑒於此,本文首先探討孫中山土地政策的形成過程以及他的理論基礎。特別是他如何師承亞當.斯密(Adam Smith)、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馬克思(Karl Marx)、亨利.喬治(Henry George)等人的經濟論述以及參考德國在膠州灣的土地政策為線索,解析他在「平均地權」政策上的承先啟後與獨特創新之處。其次,再聚焦於他與日本友人宮崎民藏的交流,藉此釐清「民生主義」在建構過程中,為何「平均地權」或是「漲價歸公」等眾多「民生主義」的重要核心概念,皆是在日本發表的來龍去脈。尤其是宮崎民藏在日本所推動的「土地復權運動」對孫中山的「平均地權」理念漸次形塑過程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思與言人文社會學社
撰寫者
思與言人文社會學社
創作者
黃自進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6/3/1
媒體類型
文件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