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5年(2006)12月,桃園市龜山區原陸光二村眷戶吳志文著作《思親憶往:歷經滄桑七十載》一書,在〈徐蚌會戰〉中,他描述了他於民國37年(1948)11月上旬參加徐蚌會戰的情況。當時,他負責傷患救護和後送,「有一天晚間,我們的部隊攻進一個敵軍據守的小村莊,那是本團第3營第8連,我們衛生連隨即進入該村救護傷兵。當部隊正在晚餐的時候,共軍突然發起攻擊,敵彈不斷射向我軍陣地,接著機槍掃向周邊碉堡,一時火光沖天,共軍步兵立即發起衝鋒,直向我軍陣地突擊前進,約在百十公尺的陣地中,喊殺之聲震天,此時敵我雙方官兵正進行慘烈的肉博戰,但為時短暫,不久,喊殺之聲暫停,接著就是一陣密切的機槍聲。此時我躲在戰壕中,一動也不敢動,非常緊張懼怕,心臟在不停的跳動,我想今晚可能是死定了。」吳志文寫道:「此時在夜晚的火光中,看到敵我官兵往返衝殺,並聽到共軍的火線喊話。」
如此僵持了2天,「我軍傷員不斷增加,因敵砲仍持續射入我軍陣地,我們的救護擔架隊不斷的將傷兵後送。」他說,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親歷短兵相接,戰況空前慘烈的戰鬥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