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02年(2013)8月25日,桃園市龜山區原陸光二村眷戶吳志文著作《八五回憶錄:永懷父母恩》一書,「期使晚輩能領悟孝道文化之可貴,進而體會生命永續之尊嚴,以及彰顯人性倫理之光輝,乃至創造與增進全人類生命和生活的意義」。在這篇〈來臺經過與基層政戰工作經驗談〉中,吳志文說他於民國41年(1952)5月奉調屏東第三總台第一大台第三台,擔任政治指導員,因係基層單位,與民眾接觸機會較多,自民間訪查工作中,得悉「一般民眾於日人推動皇民化運動的過程是按步就班進行的。首先探取勸導方式,敦勸民眾改日姓氏,如宮本、鈴木等,但不強迫,只是略施小惠,如減輕賦稅等措施。」還有,「惟當代一般民眾,對首批來台接收的國軍官兵,軍容不整,紀律不嚴,致民眾觀感不佳,反對日軍較為尊敬。日據時期,當日軍過境時,一般民眾必須站立路旁哈腰的情形相較,有如天壤之別。」並將他的發現記錄下來,轉呈上級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