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殺熟:一個臺灣金融吸金詐騙集團的分析

殺熟:一個臺灣金融吸金詐騙集團的分析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殺熟:一個臺灣金融吸金詐騙集團的分析

吸金詐騙,是動員社會關係最多的詐騙形式。它具有時間長、組織性及金融專業形象的特性。在社會信任的脈絡下,本研究提問吸金詐騙為何不會消失,以及其內在的運作機制為何。本研究以訊號理論為策略工具,分析臺灣著名的詐騙案件。採用深入訪談法與次級資料收集詐騙案成員的互動資料。本研究發現吸金詐騙透過既有的人際網絡吸收新成員,操弄社會金融制度、專業認證以及財富象徵的符號,展現金融投資的擬態。另一方面,則以情感、集體激情和反抗主流規範的方式維護擬態的有效性。處在核心的成員,往往同時具有受害人和欺騙者兩種身分,因此形成強烈連帶而難以脫離。本研究認為吸金詐騙生於社會,依附在社會制度和網絡之上,與金融活動和社會共生而存在。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思與言人文社會學社
撰寫者
思與言人文社會學社
創作者
吳宗昇、林丞閎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2/3/1
媒體類型
文件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