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為日治時期花蓮港海岸景觀。由於花蓮沿岸缺乏較深的海灣,早期輪船運輸需停靠於花蓮市南濱外海或是北濱海邊,然後倚靠小船接駁往來的人員與貨物,而那時的小船名為「駁駁仔船」,負責接駁的工作人員通常為阿美族壯丁。另外,駁駁仔船運送的時間必須控制得宜,其須於中午前完成往返,因為午後的浪濤會隨著風勢變大,屆時不但駁駁仔船無法逆浪前行,有時連輪船都無法停泊。為解決上陸困難之問題,1931年(昭和6年)10月,臺灣總督府宣布花蓮港正式動工,並於1939年(昭和14年)完工。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