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編印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七十週年紀念專刊中,臺灣紅茶的起源說明頁。
臺灣紅茶發展始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十二月,由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自印度引進Jaipuri、Manipuri、Kyang及蒐集魚池鄉司馬鞍山之野生茶等四品種茶籽,並在民國十七至十九年(1928-1930年)在同地建立母樹園,供為採種源。民國十五年(1926年)一月播種於中央研究所蓮華池試驗支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在母樹園採種籽並播種在魚池分場保留地目前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仍然保存此種源茶園。至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成立中央研究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以後,陸續自國外引進Shan、Burma、祁門、湖南及大吉嶺等種植在各區茶園,供為育種之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