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60年代前鎮地區的回收業

本錄音檔是海光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經理王振福,口述其大哥早年在拆船廠與回收場撿拾廢料變賣的記憶。王振福說道:「我哥在高雄是做回收業的。那時候,放暑假,我就會來這邊幫我哥。我哥哥真的賺很多錢」。

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拆船所帶來的回收市場雖然大宗,卻不是最有利潤的。王振福說:「其實最好賺的是塑膠袋。民國六十幾年時,塑膠袋很值錢,1公斤可以賣5元,我們就把外包裝的塑膠袋拆一拆。因為那時也有在收蚊帳,就用蚊帳把塑膠袋裝起來,1公斤5元收,大概可以賣1公斤10元。其實裡面70%以上都是水,大家都知道這個方法,那時候很好賺,一天可以淨賺2萬元。2萬元就可以買1棟透天厝,光賣塑膠袋就可以!」

不過,王振福的大哥不會投資,沒買土地,「不然那時候五甲的土地一坪才幾萬元,」王振福又說道:「大哥住在前鎮,他那時候賺的應該可以買下前鎮一街,最好賺就是塑膠袋,因為那時臺灣才剛開始有石化產業,哪像現在塑膠袋沒人要,以前真的很值錢。」當時的交易都收現金,王振福記得,大哥收錢收到忘記,有次將一大包錢包在報紙裡,因為怕被偷,就丟在報紙堆裡,結果就忘了,後來被姪子翻到,裡面都是現金。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王振福
  • 管理者
    高雄市電影館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高雄前鎮
  • 創作者
    高雄市電影館
  • 時間資訊
    錄製日期
    2020/06/17
  • 媒體類型
    聲音
  • 存放位置
    高雄市電影館
  • 時間分期
    1960年代
  • 地點
    錄製地點
    高雄市前鎮區復興三路61號 (120.305918, 22.60697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