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01年(民國90年)條形茶機械精製測試報告

茶業改良場於2001年(民國90年)進行條形包種茶機械精製試驗。茶業改良場於2001年(民國90年)進行條形包種茶機械精製試驗,使用材料為手採及機採茶菁製造之條形包種茶,以國產改良型機械精製機進行測試比較。
條形包種茶主要生產於北部坪林等茶區,粗製茶完成後,必須經過精製選別過程,以機械精製方式可提高效率及減少人力。茶業改良場於2001年(民國90年)進行條形包種茶機械精製試驗,使用材料為手採及機採茶菁製造之條形包種茶,以國產改良型機械精製機進行測試比較。試驗結果,一次選別後,機採茶良級品 66.08公斤,手採茶良級品 68.93公斤,次級品經二次選別後,可再選別出良級品,其中機採茶20.08公斤,手採茶18.97公斤,合計良級品總量,機採茶86.16公斤,手採茶87.9公斤,顯示手採茶的枝梗、粉末及黃片的量較少。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振厚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2001年報。pp.187-207.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