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船山揚帆─1999愛蘭․鐵山文化節〉

這是一篇由林琮盛老師所寫的活動報導〈船山揚帆─1999愛蘭․鐵山文化節〉,時序是1999年仲夏,離921大地震不到幾個月,這篇文章恰好記錄地震前的愛蘭台地(愛蘭里、鐵山里,當地人以船山稱之),當時正蓬勃發展的在地藝文活動,留下村史紀錄的珍貴顯影。

「船山揚帆─1999愛蘭․鐵山文化節」系列活動,當時由埔里展顏文化事業工房規劃執行,為全國十個村史寫作的區域之一,可見其獨特豐厚的文化密度。

1999年6月,展顏文化事業工房在船山推動愛蘭·鐵山文化節,除在鐵山社區佈置老照片展、豎立帆旗、彩繪陶甕外,更策畫「鴨母被的願望」活動,媒合在地知名的廣興紙寮前往愛蘭國小教導製作「鴨母被」,「鴨母被」是早期孵蛋過程中披覆在鴨蛋保溫桶上的一張紙,功能形同暖被。這項活動讓學童從學習手工紙製作中學會珍惜紙張和寫下社區發展願望,為剛起步的船山社區營造孵化出美好願景和暖暖祝福。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愛蘭國小;廣興紙寮
  • 地點-縣市區
    南投縣
  •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李瑞源
  • 貢獻者
  • 參考資料
    林琮盛,〈船山揚帆─1999愛蘭鐵山文化節〉,《一個重疊的空間與生命記憶─世紀末的船山記事》(埔里:展顏文化事業工房,1999.7,未出版),頁196-233。
  • 時間起
    199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