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地震時,醒靈寺也損毀不少,廟宇有經過重建。醒靈寺位在愛蘭台地東側,居高臨下,可眺望埔里群盆地及南港溪和愛蘭橋,廟宇庭園內有假山流水小橋涼亭,是賞景休閒的好地方,也是當地的信仰中心。醒靈寺為鸞堂寺廟,主祀神為三恩主──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是屬於中部扶鸞信仰的廟宇。早期鸞堂多是宣揚儒教及幫助民眾戒毒治病,在社會教化和戒鴉片菸毒起了很大的功用。根據史料紀載,醒靈寺創建於1901年,原名為「改化堂」,後來埔里發生大地震,廟宇倒塌,信眾覓地重建改為「醒化堂」,1949年才遷到現在的位置並改名為「醒靈寺」。醒靈寺除了是地方信仰中心,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廟門口那對石獅,原是清代大埔城官衙門口的石獅,後來搬遷到這裡,至今已有140年歷史,是埔里稀有的古蹟。另外還有一對日本狛犬,則是日治時期能高神社的遺物,寺廟外林立的日式石燈,也是從能高神社移放在這裡,形成相當特殊的庭園景觀,很有歷史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