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我們三兄弟

照片拍攝於民國75年(1986),由新北中和居民黃麟貴提供。圖中是黃麟貴(居中)與大哥黃健樺和二哥黃釋慶在海邊的遊玩,黃麟貴已經忘了到底這是在哪個海邊,屏東還是台北對三兄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機會和父母出門玩耍。屏東家鄉的父母從事攤商生意,向工廠批貨到市集買賣,幾乎是全日無休的工作,但也因此累積資本在屏東置屋,讓他到台北讀復興美工,並完成台灣藝術大學的學業,繼續追求藝術家的志業。1975年出生的黃麟貴說,兩個哥哥們可能有天分但被耽誤,兩個哥哥成長時還沒自己的家,攤商生意時好時壞靠天靠運氣,父母的焦慮惠讓孩子查覺到,所以大哥選擇當職業軍人,二哥選擇麵包師傅,穩定的工作和求生的專業技能是經濟不穩時的選擇。而自己則運氣好,成長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時期,父母因而有機會置屋,在經濟最好的1980年代,隔壁的國小老師還曾羨慕父母的工作能每日算現金而不是領公家機關的死薪水。台灣的每個時期都影響著生活中不同的決定。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時間起
    198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