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民國102年(2013),由新北板橋住民胡玉梅提供。圖中是胡玉梅的大女兒結婚時,玉梅照舊老家平溪十分當地的習俗為女兒準備了姐妹桌。圖中女兒李佩穎由好命婆指引著,指著桌上每一道菜並聲聲念著好話(祝福的話)。能在姐妹桌同桌吃飯的一定要是出嫁新娘的十個同輩人,並需要準備十二道菜,每道菜都有其意義,如"吃丸(貢丸)圓滿,吃芋護家,雞肉起家,吃魚有餘,吃蝦邱斗(活跳的台語),吃豆干做官,吃芹菜勤快",念好話的好命婆還得選擇家中夫妻健在且有子女的親友,新娘還必須給每一個被邀請坐上姊妹桌的成員紅包以示感謝。玉梅記憶道,姐妹桌或許是因為平溪山中聚落之間路途遙遠,嫁出去的女人需要體力,所以娘家都得準備一桌吃完備體力上路,孩提時,因為家中姐妹多,每次最愛上姐妹桌,整整吃了五次姐妹桌(玉梅有四個姐姐一個妹妹),有吃又有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