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傳統市場中的立家

照片約拍攝於民國71年(1982),由新北中和居民黃麟貴提供。圖中是黃麟貴的妹妹黃瓊瑤在屏東外婆家的孩提照片記錄。黃麟貴形容,外婆家在屏東長春橋附近,高屏溪支流旁是母親養鴨養雞的地方,外婆以在市場賣肉粽養活一家八個孩子,而八個孩子也都是這個小型肉粽生意的勞力基礎,從原料(養雞種菜)、生產(包粽蒸粽)到銷售(市場兜售),一家人以家庭工廠的形式生存。黃麟貴母親在市集中長大,學會各種生意技巧,在資本足夠時構置了小貨車,開始批發生活物件,跑市集為業,聽母親說,在民國80年代生意最好的時刻在晚市商展的營業額可以達到一萬,全年無休的父母使得購屋,並提供四個兒女教育機會。自小有藝術天分的黃麟貴來到台北縣(新北市)的復興美工及台灣藝術大學,妹妹的音樂律動天分則讓他往台中的體育大學深造舞蹈,在高屏溪支流旁的養鴨生意小戶,孕育出台灣藝術教育的人才。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貢獻者
  • 時間起
    198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