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投樹

林投,學名為Pandanus tectorius,科別為露兜樹科,俗名為露兜樹、野菠蘿、假菠蘿、豬母鋸、水拖髻。

常綠分支灌木或喬木,葉簇生於枝頂,三行緊密螺旋狀排列。主要生長於太平洋群島、馬來西亞等地,在臺灣是生長在山谷、溪邊及海岸地區,長大片群落生長,由於耐濕、耐鹽且防風定砂,因此被視為良好的防風植物,內部果實可食用,而外殼可編製成林投帽。

在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滬尾之役中,法軍搶灘攻佔海岸至臺灣的淡水地區,被沿海地區的林投樹與黃槿樹阻擋攻岸路線,由於黃槿樹林枝條糾纏,林投樹葉尖銳易刮傷皮膚,法軍走入植物叢中後難以聚攏人員與隊伍布陣,因此在登陸戰中撤退之時陷入困境,虛發子彈,以致彈藥用罄而被清軍擊退,所以林投樹在此場戰役中有守住淡水的功勞之一。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滬尾清法戰爭多領域工作平台-淡水老故事蒐集計畫」
  • 撰寫者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 創作者
    許惠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08/13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