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產中耕管理機使用於茶園多用途之研究

本照片為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七十三年年報,P.170-171,國產中耕管理機使用於茶園多用途之研究。

本研究為提高中耕機的經濟使用效率,除了常用的鬆土和除草功能,在花東各選1至2處示範茶園,將中耕機改良加裝施肥、噴藥、護葉板等功能,實測機械耕作效果,並在1983年(民國72年)5月舉辦茶園耕作新型機械示範觀摩會教導推廣農民使用,另台東分場也為了配合茶園機械作業,規劃茶園採密植法種植(行距1.8m/株距0.45m),其試驗結果,示範茶園:(1).農民反應機械拖肥適用在平坦茶園,效率較人工高、成本低、輕便,但茶園坡度太大機械操作不穩,導致兩邊肥料分配不均。(2).附裝噴藥、噴頭設計圖案及機械構造已初步完成,待樣品機出廠。(3).花東茶農大多選用國產機械,田間試驗以5和8馬力耕耘機於中耕、鬆土、除草時,加裝研製的護葉板保護效果良好。台東分場:在草長5~10公分左右耕耘碎土和除草時,5或8~10馬力的耕耘機皆操作容易、轉向方便,工作效率比一般茶園老式慣行法高出2倍以上,比人工作業高出10倍,平均每公頃茶園中耕碎土及除草2日內可完成,未來新墾茶園或更新改植茶園之田間設計可採寬行密植法。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淑英
  • 貢獻者
    圖片資料研究者
    陳盈孔、楊盛勳
  • 資料來源
    部分資料來源: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七十三年年報,P.170-171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