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莒田澳「東爿山」

馬祖列島的地形多岬角,山坳海灣自然形成聚落,民眾就沿海順山坡的搭屋而居。故各村莊常有「彼面山」(那邊山)、「這面山」(這邊山)、「對面山」、「東爿山」、「西爿山」、「懸頂行」(上方)、「下底行」(下方)…等「因地制宜」的通俗名稱。

西莒田澳村「東爿山」是典型的山村小聚落,平時雞犬相聞,很有寧靜安詳的感覺。田澳村的幅員可分四大區塊,在5、60年代人口外移之前,「東爿山」的慶典活動每每自成一格,舉凡「元宵酬神」、「中秋燒塔」等儀式,因居民熱心參與,其場面也能和「西爿山」分庭抗禮。然而終究不敵大環境的沖激,人口大量外流後,十室九空的景象,令人不勝唏噓。

但是,此地最近成了熱門的「打卡」點,因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先生在西莒當副連長時,「東爿山」曾是他駐防的地點之一。所以,在競選期間,此地曾多次登上媒體版面。村落的西南方當地鄉親稱「樓下」(或許是「寮下」的語音訛變),是村民到海邊採蚵拾貝的必經之地。山後有一大片樹林,夜晚有禽鳥棲息,據當地人士告知,孩提時代,大夥兒常持手電筒,集中光源的照射,即便是兇猛的老鷹,也會立刻墜地就擒。

附近曾有一大片紫珠樹林,只是屢遭軍民砍伐,由於它繁殖力強,如今仍見生機。人說西莒無觀光景點,若有心人加以規劃,紫珠「數大就是美」,西莒招攬觀光客,可能不僅只有「有容路」而已。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余秀慧
  • 撰寫者
    陳高志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