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七十三年年報,P.64-68,手採茶區實施機械採茶之研究。
為了提供茶園使用機械採茶的可行方法,本試驗在台北、宜蘭、南投共選三處青心烏龍茶園和一處武夷茶園,比對機採與手採的差異,去年已為了配合機械而剪枝及樹型修整,本試驗為第二年,機採收獲量明顯提高,加上農民反應茶葉售價相差不大,相信機採對農民更有利,其試驗結果分析,茶菁產量:全年收獲量機採高於手採,最好的名間武夷產量年獲量可差至200公斤,惟冬天產量可能受秋茶後乾旱氣影響而顯著減少。茶菁品級:各試區機採的一級茶菁大多超過60%。茶芽特性:機採茶芽密度每季有漸增趨勢,而百芽重呈漸減趨勢。製茶品質:青心烏龍之機採較手採差,而武夷機採則較手採佳,可能與品種適應機採性不同、採摘期控制及製茶因素有關,整體來說,各試區機採與手採品質分數差異都在5分以內,平均值相差無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