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提高機採茶菁品質之研究

本照片為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七十六年年報,P91-94,提高機採茶菁品質之研究。

為提高茶農製茶品質,茶業改良場於民國76年(1987年)01月至76年(1987年)12月為期1年以青心大冇成木茶園以雙人式採茶機進行二段採摘方式,將茶芽分為較嫩之上段與較老之下段之茶菁分別採摘,並於茶芽對口葉達70%左右時,剪採上一段的茶芽長度之1/2~1/3一心三葉以內為原則,下一段茶菁於第一段採摘完隨即採摘,深度以留一本葉為原則,將上段茶菁製成外觀品質較佳之茶葉,下段茶菁則作為副茶之材料,其試驗分析概述為茶菁重量比較: 第一段茶菁採收量佔46%,第一段佔54%,二段合計比一次採摘法高。茶菁品級分析比較:茶菁品級以A處理第一段最高,比B處理高達20%以上,且B處理破碎葉及枝梗含量多、品級較差。製茶品質分析: A處理之平均值比慣行一次採摘法高,所以最佳方式是利用第一段剪下之良質茶菁製成較高級之包種茶,第二段做副茶,最符合經濟價值。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淑英
  • 貢獻者
    圖片資料研究者
    黃騰鋒、李清柳、張允恭
  • 資料來源
    部分資料來源: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七十六年年報,P91-94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