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七十六年年報,P88-91,青心烏龍茶園機採織技術改進研究。
茶園機採具有低採摘成本與高效率之優點,但由於青心烏龍樹勢較弱,長期採摘易導致茶芽薄小趨勢,製茶品質也相對受影響。所以茶業改良場於民國76年(1987年)01月至76年(1987年)12月為期1年以青心烏龍成木茶園進行四處理、四重複機採分別為冬季剪枝,各茶季以慣行機採為原則。春茶後剪枝,各茶季以慣行機採。冬季剪枝,夏茶以淺採摘(留2-3葉),其他茶季以慣行機採。春茶後剪枝,夏茶淺採,其他秋、冬茶以慣行機採。結果顯示概述如,茶菁產量比較:春、冬茶產量以B、D處理較高,達5%顯著差異。茶芽密度比較:全年平均以A處理冬季剪枝較高,達5%顯著差異。百芽重比較:以B處理春茶後剪枝較高,A處理較低,達5%顯著差異。製茶品質分析:以B處理春茶後剪枝較高,其他處理差異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