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漁村文化與漁業發展

照片攝於民國107年(2018),圖中是板橋社區大學【海岸線最美的風景:探訪海女文化】課程組織學員前往貢寮區的參訪行動所拍攝,沿著濱海公路騎腳踏車,沿海案線實地探訪漁村的風景。台灣北海岸曾是台灣的重要漁鄉,新北萬金石和貢寮海域早年漁產豐富,隨著台灣經濟政策導向現代化工業發展,大量的用電需求而設置的核電廠,以靠海的東北角海域為規劃,核一核二廠先後於1970年末期完工。1990年開始漁民開始感受到漁貨量減少,大海生態受到核廢水的高度影響,漁業的轉型,漁船量的限制政策在同一時刻推出,貢寮原本設定為核四預定地,貢寮漁民以生計、健康以及安全為由開始組織抗爭核四的興建,在各方團體的討論與爭議下,2000年確定停建核四。沒落的漁業以及人口外移嚴重的漁村,常見的是老人、新住民和外籍漁工的日常景象,如何從漁村文化的現況的訪調發現文化觀光的可能性,也成為板橋社大在新北偏鄉思考的方向。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時間起
    201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