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缺少認識的偏見形成

照片拍攝於民國92年(2003),板橋社區大學首次開設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識字課程的照片紀錄。圖中是參與的新住民學員通過分組練習對話的場景。參與課程的社大工作者回憶,當時開設此識字課程時,正當台灣媒體與社會對於東南亞籍女性婚姻移民有著嚴重文化偏見之時,類似報導仲介婚姻任台灣男人挑選的語詞,將外籍配偶等同於「商品化的跨國婚姻」,也更延引社會事件來談論外籍配偶普遍有「受家庭暴立」以及「子女發展遲緩」的形象,甚至許多犯罪事件的報導,將「假結婚真賣淫」或是「大陸妹偷渡」等標題連結到外籍婚姻。許多當時來社大上課的新住民學員常有著生活中遭遇的不同故事,例如在市場直接被詢問"你是多少錢被買來的?"。媒體的文化偏見造成社會大眾因不了解而在互動中歧視言語,板橋社大爾後開始辦理系列的社區論壇活動和東南亞文化課程,正是希望透過新住民自己的故事敘說達到更多的社會理解。民國94年(2005)由由行政院整合的"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也開始以多元文化社會的目標關注新住民的照顧網絡與文化發展。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時間起
    200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