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約拍攝於2015年,由新北土城居民柯楷龍提供,柯楷龍(左一)是美國籍新住民,自台灣回到美國與家人團聚的留影。柯楷龍自2005年因台灣的語言機構到美國召募英語老師,而因此來到台灣工作,他形容,其實他對台灣並不熟悉,但來到台灣工作深刻感受到白人優勢,來自美國南方紐澳良市的他,是黑人人權起源,也是種族糾紛甚烈的城市,因此帶著敏銳種族相處的氛圍,曾在語言機構工作中觀察到黑人、棕色人和黃種人的遭遇,是即便他們來自英語做為母語的母國,也不容易在語言機構獲得工作,也常不被學生家長尊重。柯楷龍說道,如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中,英語是官方語言,但不同人種或國家都說著自己的母語,許多白人其實只會英語,但不同人種國家的移民都會說上兩種以上的語言,這是優勢,而不應該被看成是劣勢。但似乎台灣人看到白人就覺得應該講英語,這也是某種種族偏見。柯楷龍在結婚後定居新北市,自認有種族優勢的他,雖認為台灣生活中各種社會福利制度的完善而讓住民安心,但社會對於種族的認識卻缺少世界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