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市寶公學校

左圖照片是寶公學校的舊校門,右圖照片根據傑出校友曾顯林夫人訪談,得知是學生在操場做體操的情形。

基隆市「寶公學校」是日治時期在基隆創立的第二公學校,也就是今天基隆巿安樂區安樂國民小學的前身。安樂區日治時期分設西町、寶町與觀音町,故以「寶町」的「寶」做為學校名稱。

乙未割台,日本佔領臺灣後為積極推行日語教育,在臺灣重要市鎮成立14所「國語傳習所,教導臺籍學生日語;並設「分教場」教育日籍兒童日語。1898年(明治31年)7月28日台灣總督府頒布「臺灣公學校令」,停辦各地國語傳習所,改設公學校,專收臺籍學生;分教場改為「尋常小學校」,收日籍學生。1941年(昭和16年)又依「國民教育令」將公學校和小學校統稱「國民學校」。

安樂國小前身「寶公學校」創設迄今,已歷2008年(民國97年),有台語歌曲詞家葉俊麟、現代音樂家馬水龍等傑出校友;近些年來學校重視鄉土文化特色教育,正籌備即將到來的百年校慶。

基本資訊

  • 別名
    基隆市安樂國民小學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黃致誠、陳印純編撰,《基隆學校教育史一一學校資料彙編》基隆文獻第十七期,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2008年12月;2021年2月6日於寶公學校傑出校友曾顯林夫人解釋,是學生在做體操的情形
  • 資料來源
    照片安樂國小提供
  • 撰寫者
    曾子良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