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祖喪葬哭調:十甘苦

馬祖喪葬儀式融合道教、佛教與地方信仰,地緣福州的閭山派道士舉行大量吸收自佛教經典的科儀,喪家與民眾則準備許多在地意涵的物件輔佐儀式進行,例如食用糍(sì,沾黃豆粉糯米糰)與水煮雞蛋。馬祖的喪葬禮俗內容始於臨終,止於「做三年」,壽終正寢的亡者,通常會通過報亡、入殮、壓棺、設靈堂、上山等程序。喪葬儀式不僅牽動著亡者能否安息,也與家族發展興衰有關,各家均不敢輕忽。

亡者去世後,男性每六天、女性每七天進行一次超渡,稱做七。在第六個七天時,女兒要買祭品祭拜亡者,祭拜時要放聲大哭,唱啼嘛曲(thiè-mà-khuóh,哭調),如「十合葉燭」、「十朵好花」、「十層寶塔」等。祭拜結束還要宴請親友,感謝他們的協助,因此第六個七又稱為「作六旬」或「諸(姿)娘囝七」。除了六七,出殯前每日更換白米祭拜金童玉女外,上山時孝媳與孝女皆須吟唱哭調表達哀思。

《馬祖喪葬禮俗研究》記錄了〈十甘苦〉全文:

一甘秀苦一甘清,男女依仔給我娘爸娘奶父母情面血牛親,我娘奶千言萬語不

給女兒講不盡,秀懷我娘奶比著七尺床前可安心,秀懷男女依仔思念我娘奶

好傷心。

二甘秀苦秀二甘秀懷我娘奶養著書娘依仔沒想干,養著大兄細弟梅地分開傳千里,養著書娘依仔不孝娘爸娘奶沒名聲呀。

三甘秀苦是半夜,我娘奶病了七尺床前可安嘆,好事的人都想黃農近帖想強牢,好像雞葉四處下江南呀。

四秀苦天色明,秀懷我娘奶養著男女依仔長跟大,好像觀音秀苦李世民,秀懷我娘奶養著大兄細弟名譽傳千里,養著沒用書娘依仔,那是海傘目秉不孝情。

五甘秀苦五色雲,我娘奶給了男女依仔金草抽心,離別去,去了陰間路上給公婆會上雲。

六甘秀苦秀葡萄,我娘奶養著男女依仔長跟大三思六想沒來詞,孝順一公一婆手上過,養著書娘依仔不孝我娘奶罪難順呀。

七甘秀苦秀七星,我娘奶一世痛男痛女痛周全,當然秀懷男女依仔思念我娘奶好像海底摸針盡芯菊,男女依仔公目世讓世事命歸完呀

八甘秀苦秀海傘,我娘奶多病多痛尚東床,秀懷我娘奶養著男女依仔長跟大,好像船員臉過鐵釘板,螞蟻臉過鐵釘床呀。

九甘秀苦秀飯泥,書娘依仔看見我娘奶當然一世給了男女依仔難見面,男女依仔看見我娘奶形影體帶好傷心呀。

十甘秀苦天對亮,秀懷我娘奶養著大兄細弟希跟大給我娘奶中狀元,養著不孝書娘依仔年內割肉沒來福,想著我娘爸一世也沒中狀元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馬祖藝文協會(2009)。生命禮俗普查表。97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信仰、生命禮俗)成果報告(頁414-465)。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林駿華(2003)。馬祖喪葬禮俗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 所屬族群
    其他
  • 所屬族群說明
    閩東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