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喪葬儀式融合道教、佛教與地方信仰,地緣福州的閭山派道士舉行大量吸收自佛教經典的科儀,喪家與民眾則準備許多在地意涵的物件輔佐儀式進行,例如食用糍(sì,沾黃豆粉糯米糰)與水煮雞蛋。馬祖的喪葬禮俗內容始於臨終,止於「做三年」,壽終正寢的亡者,通常會通過報亡、入殮、壓棺、設靈堂、上山等程序。喪葬儀式不僅牽動著亡者能否安息,也與家族發展興衰有關,各家均不敢輕忽。
亡者去世後,男性每六天、女性每七天進行一次超渡,稱做七。在第六個七天時,女兒要買祭品祭拜亡者,祭拜時要放聲大哭,唱啼嘛曲(thiè-mà-khuóh,哭調),如「十合葉燭」、「十朵好花」、「十層寶塔」等。祭拜結束還要宴請親友,感謝他們的協助,因此第六個七又稱為「作六旬」或「諸(姿)娘囝七」。除了六七,出殯前每日更換白米祭拜金童玉女外,上山時孝媳與孝女皆須吟唱哭調表達哀思。
《馬祖喪葬禮俗研究》記錄了〈十苦情〉全文:
一、苦情秀牡丹當然庇祐大兄細弟正德坐朝理江山,養著書娘依仔長大,秀懷我娘爸娘奶好像崇慎落難白牡丹呀。
二、苦情秀枇杷秀懷我娘奶多病多痛養著男女依仔長跟大,好像黑街上山可討柴,當然庇祐兄弟長跟大,黃牛拉車八百載,謝著功師有則雅呀。
三、苦情秀根桃秀懷我娘奶多病多痛養著男女依仔長跟大,好像斷機教子有功勞了,養著兄弟長大梅地分開給我娘爸娘奶傳千里,養著不孝書娘依仔長大,難學眼睛割土孝順我娘爸娘奶也未沒呀。
四、苦情秀紫荊秀懷我娘爸當初多病多痛養著男女依仔長跟大,好像上山討柴像梅吉秀懷娘爸四處桃土跟桃擔呀,當然希望兄弟長大筆試得中探花傳家庭呀。
五、苦情秀玫瑰,我娘奶都是中途得馬薛平貴,平貴寶馬世難尋,秀懷我娘奶當初好像馬失污泥李世明。
六、苦情秀九錢,我娘爸娘奶自由自在給我娘爸娘奶身邊纏,我娘爸養著不孝書娘依仔仁宗不認母點水落地放財燕呀。
七、苦情秀七星,我娘奶養著男女依仔都是家中和順值千金,養著兄弟長大孟宗苦竹天賜筍,黃狀黑帶天賜金。
八、苦情秀海棠,秀懷我娘爸多病多痛尚在床,好像船員臉過鐵釘板,螞蟻臉過鐵釘床。
九、苦情秀木蘭,秀懷我娘奶養著兒女依仔長跟大,好像鐵釘四處壓過也可難,當然庇祐兄弟長大國其中狀保葉駕,國其救駕傳京誠。
十、苦情口歸心,當然我娘爸庇祐兄弟出起三代苦命好古詩,先出七課人進坐,也出三代武狀師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