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喪葬儀式融合道教、佛教與地方信仰,地緣福州的閭山派道士舉行大量吸收自佛教經典的科儀,喪家與民眾則準備許多在地意涵的物件輔佐儀式進行,例如食用糍(sì,沾黃豆粉糯米糰)與水煮雞蛋。馬祖的喪葬禮俗內容始於臨終,止於「做三年」,壽終正寢的亡者,通常會通過報亡、入殮、壓棺、設靈堂、上山等程序。喪葬儀式不僅牽動著亡者能否安息,也與家族發展興衰有關,各家均不敢輕忽。
亡者去世後,男性每六天、女性每七天進行一次超渡,稱做七。在第六個七天時,女兒要買祭品祭拜亡者,祭拜時要放聲大哭,唱啼嘛曲(thiè-mà-khuóh,哭調),如「十合葉燭」、「十朵好花」、「十層寶塔」等。祭拜結束還要宴請親友,感謝他們的協助,因此第六個七又稱為「作六旬」或「諸(姿)娘囝七」。除了六七,出殯前每日更換白米祭拜金童玉女外,上山時孝媳與孝女皆須吟唱哭調表達哀思。
《馬祖喪葬禮俗研究》記錄了〈十痛苦〉全文:
一痛苦秀海棠,書娘依仔說起我娘奶當初痛苦日子長,我娘奶當初伴我窮苦娘爸身邊吃盡沒油菜,餓盡肚跟腸,吃盡波窩菜墊肚腸,秀懷我娘奶好像船員臉過鐵釘板,螞蟻臉過鐵釘床呀。
二痛苦秀牡丹,說起我娘奶十班秀懷十班苦,希望兄弟進得坐朝遊天下,養著兄弟沒做也頭日子給我娘奶作了一世,秀懷我娘奶好像崇禎落難雪梅湯呀。
三痛苦秀棠英,秀懷我娘奶當初伴我窮苦娘爸身邊沒出頭,秀懷我娘奶爬盡山頭,給涼亭吃盡野草茵花英呀。
四痛苦秀介琴,我娘奶養著男女依仔長大難報我娘奶養育情,我娘奶當時伴我窮苦,娘爸身邊菌絲考尼奐林,被我娘奶好像當街談唱李世民。
五痛苦秀寶元,庇祐大兄細第十般全,五福劇罐錄,八美王子登科武狀元。
六痛苦秀福書娘依仔說我娘奶秀懷也心酸,我娘奶當初伴我窮苦,娘爸身邊好像白蛇落難關塔裡,當然希望兄弟狀元拜塔謝娘恩。
七痛苦秀長春,我娘奶一世做人沒春風,我娘奶壽盡七著八難好像三心六神玉長春。
八痛苦秀木蘭,我娘奶當時伴我窮苦娘爸身邊日夜吃苦沒安難,我娘奶養著男
女依仔長大,秀懷我娘奶一是作人生那自做給自走呀。
九痛苦秀香梁,秀懷書娘依仔說起我娘奶當初秀懷也車梁,我娘奶當初伴我窮苦娘爸身邊。
十痛苦秀石榴,我娘奶當時伴我窮苦娘爸身邊,好像薛仁貴落魄住瓦,古今仁貴落魄那一時李門進瓜落水希望門正出息進狀元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