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鶯部落–舊址

1960年代以後,大量的阿美族人因為經濟需求,從花東地區移居到大都市生活,其中又以受到煤礦熱潮影響遷移的族人居多,1970年代,原住民族因為城市地價偏高,在發現大漢溪旁的土地沒有人居住且和原鄉環境相近後,離鄉的族人紛紛在大漢溪沿岸定居,綜觀當時的沿岸聚落,有三鶯部落、小碧潭部落、崁津部落、撒烏瓦知部落等等,而舊三鶯部落的族人生活大漢溪沿岸的砂石地,藉著煤礦開採工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小工寮。
 民國50-60年代是臺灣煤礦開採的熱潮,生活在舊三鶯部落的阿美族礦工,會在沒有採礦工作的時候去部落旁的河邊灑網捕魚。民國73年(1984)發生臺灣煤礦史上最大的三次礦災-煤山礦災、土城海山礦災、三峽海山一坑礦災,即便如此,有些部落礦工還是會到海山煤礦的二斜坑採煤,也有到苗栗採煤,直到礦場收坑。
民國83年(1994)臺北縣以第三期河川防洪整治為由勒令拆除舊部落,部落族人林光福與阿里回憶,西元1992年(民國81)被拆除,民國97年(2008)怪手進駐部落,引起了當時社會的關注。族人在抗爭運動結束完後回到舊的三鶯部落,要擔心家園被拆、貼公告,當時舊部落只要被拆,族人就會彼此幫忙把房子重新建好,那裡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家。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新北市鶯歌區新北市三峽區三鶯大橋下大漢溪河床地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944119
  • 所在地-經度
    121.354181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三鶯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撰寫者
    洪鈺真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94411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35418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新北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三峽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鶯歌區三鶯大橋下大漢溪河床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