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於民國77、78年(1988、1989)的建基煤礦,攝影家朱健炫,原住民穿著傳統服飾往隧道走去。他們走在深澳鐵道上頭,當時這一條鐵道並不用在客運上,專門載煤,主要送往深澳發電場。這一條送到深澳發電廠後,另外還有銜接瑞芳八堵,在八堵可以連接宜蘭線。
朱攝影家在鐵道旁邊剛好看到有人揹著東西前進,對他來說這不僅是點景也是紀錄他們的工作。作品為透視圖構圖,山林的線條、樹木的線條構成弧射線劃往隧道口,形塑隧道的縱深感,此外隧道旁的草木因為光影的細膩讓層次感凸顯出來。
拍攝於民國77、78年(1988、1989)的建基煤礦,攝影家朱健炫,原住民穿著傳統服飾往隧道走去。他們走在深澳鐵道上頭,當時這一條鐵道並不用在客運上,專門載煤,主要送往深澳發電場。這一條送到深澳發電廠後,另外還有銜接瑞芳八堵,在八堵可以連接宜蘭線。
朱攝影家在鐵道旁邊剛好看到有人揹著東西前進,對他來說這不僅是點景也是紀錄他們的工作。作品為透視圖構圖,山林的線條、樹木的線條構成弧射線劃往隧道口,形塑隧道的縱深感,此外隧道旁的草木因為光影的細膩讓層次感凸顯出來。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