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電池室窗口的三人合照

電池室窗口的三人合照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電池室窗口的三人合照

拍攝於1980年代海山煤礦,攝影家朱健炫,總辦公室的電池室前面,有三個人站在電池室的窗口邊,窗口邊的牆上全部都是安全標語,這是個到處都是警示標語的場所。礦物局規定貼在礦工都會經過的地方,電池室是頭燈的提供地。
 運用照片將歷史重現,礦工工作的時候的型態,例如:裝備工具有頭燈、電池、腰牌;人的模樣因為礦坑工作的黑煤,臉被弄得黑黑髒髒的。有人手的動作正拆除電池,中間正在拆卸腰牌,如果從這張照片推算礦工年齡,現在民國109年(2020)應該也有九十歲。
這一張效果由下往上拍,重點要把後面的標語拍下來,把歷史重現的環境拍的詳細。運用象徵手法,穿白色大褂的人會知道是護士;穿袈裟的人會知道是僧人;當看到這樣裝備的人會歸類在礦坑工人。透視圖構圖,它是一個正三角形構圖,可以讓畫面更加穩重。三個人的表情在人物攝影中最為重要,正三角形構圖把礦工笑得開朗的情緒告訴觀眾,也是紀實攝影在美學上所要求的移情技巧。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電池室窗口的三人合照 / 撰寫者:洪鈺真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50817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洪鈺真
創作者
朱健炫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80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