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於1980年代海山煤礦雙十節,攝影家朱健炫,照片內容描述雙十節前後瑞三李家與國民政府關係友好,因此在海山煤礦入口前設置牌樓,左右分別是「復興中華文化」、「實行三民主義」。對向有臺灣省公路局「建安-臺北」的巴士停靠,從國軍英雄館一路開到海山煤礦(建安坑)裡頭。照片的巴士停靠地點在永寧路口,攝影家從海山煤礦往外拍攝,因此有巴士像是要往海山行進的畫面,周遭襯景有田、平房等非工寮建築物。
礦工大部分住在工寮,很少像民國60-70年代的加工出口業一樣會搭大巴士往返,一般礦工在下工之後也有些像照片中的礦工用走路的方式回家,住在永寧或頂埔地方。「建安-臺北」的巴士從臺北,中間經過板橋,再到土城的旅客來來往往,大概一個小時的時間,最後在海山煤礦附近乘車人數剩下兩三個人,土城上車前往海山的也有原住民婦女。
攝影技巧為透視圖,攝影師特別等待巴士與礦工兩個「點景」,將本身以牌樓為主的「靜」照點活起來。「建安-臺北」巴士停靠在永寧路口一兩分鐘,恰好和回家的礦工工人互相呼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