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80年代海山煤礦分流轉轍器

照片拍攝於1980年代海山煤礦,攝影家朱健炫,主題為海山煤礦台車轉轍器。轉轍器主要控制台車、火車在岔道上行駛的方向,在鐵軌鐵道中擔任重要的方向配件。早期大礦場的台車分流通常配置有鐵路轉轍器,小礦場如果沒有經費置辦,會由礦工人工用腳踢開,一條往右和往左分流的鐵軌,如果要讓礦車往左,就以相反的方向往右踢。
 礦工俗稱轉轍器為土地公,因為遠遠的看就像一個土地公在鐵道上佇立。鐵軌鐵道在煤礦產業中是重要的礦業地景,在海山煤礦事務所前的媒礦礦車會透過轉轍器分流成兩條鐵路,運往不同的生產系統。
構圖設計景深短,後景模糊,連同軌道線條與礦場台車作為陪襯,讓視覺重心聚焦在清晰化的分流轉轍器,內容著重在軌道設施的轉轍器,描述礦場拱橋出來後一列礦車,透過轉轍器前往分流後目的地。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洪鈺真
  • 創作者
    朱健炫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8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