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彰化縣伸港鄉福安宮-犒軍飯擔

照片拍攝於2010年(民國99年)代,為犒軍飯擔,拍攝地點為彰化縣伸港鄉福安宮。安營繞境結束後,各村庄的信徒會準備供品,犒賞五營兵將。伸港地區在傳統上會準備犒軍擔一對,由竹編所製作,並準備熟菜熟飯,擔至廟埕。接著由法師進行犒軍儀式、賞兵、巡筵等。幾乎各個公廟都有自己的法師團,且定期招募信徒參與。

但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許多村庄改為「犒軍會」的方式,由信徒繳交年費、宮廟準備供品,祭祀結束以後、再吃會(吃辦桌)。犒軍擔也由竹編改為塑膠製的籃框等。每月初一、十五進行犒軍儀式,於下午四點舉行,唯獨農曆七月不犒軍。

伸港福安宮在五營信仰當中也有「安營」、「犒軍」與「收兵」等祭祀行為。其「內五營」供奉在福安宮的配祀神-境主公的前面,形象為五營頭與五營令旗,負責守護媽祖及福安宮內眾神的安全,可說是「維安部隊」。另外這個五營系統下「外五營」的營頭數量高達12個,當地居民稱「營頭」為「大營」。在各庄完成「安營」及第一層的防禦工事以後,接下來就是伸港福安宮於農曆三月舉行的「安營」遶境,又稱「定營」、「鎮營」與「釘營」。以福安宮為核心將祭祀圈內的23間宮廟集結,並模擬古代帝王出巡之隊伍,到伸港地區各「大營」進行「安營」儀式。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姚郁紋
  • 所屬族群
    閩南
  • 主辦單位
    伸港福安宮
  • 保存者/保存團體
    伸港福安宮
  • 舉行時間
    每月初一、十五
  • 辦理週期
    每年辦理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