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天昭佑匾額現存於淡水福佑宮,為清朝光緒皇帝於清法滬尾戰役之後所賜,為表揚戰役中媽祖護臺有功。
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爆發臺海三場戰役之時,基隆首先被法軍攻陷佔領,法軍將領孤拔決定要立刻派部將李士卑斯攻下滬尾。當時滬尾地處要衝,為進入北臺灣的重要港口,劉銘傳幾經思考後,決捨棄基隆全力守護滬尾,在河口佈水雷、築土堤建礮臺以阻止法國戰艦進港。相傳1884年10月2日時兩軍對峙,法軍軍艦砲擊滬尾並用望遠鏡觀測滬尾街情勢,在福佑宮上方看見數個黑影,一群和尚在廟殿上空排擋砲彈,並且附近民宅絲毫未受傷害。戰勝之後,劉銘傳便以媽祖顯靈助滬尾軍民擊退法軍之理由奏請光緒皇帝賜匾,而獲頒「翌天昭佑」匾額,至今仍懸掛於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