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前高雄鼓山水泥廠工人翁榮舜口述,日治時代,鼓山因淺野水泥廠的設立,吸引許多來自澎湖、鹿港、台南北門的移民,其中以北門人最為團結、澎湖人最剽悍;翁榮舜則是來自於台南佳里。翁榮舜稱,最初是舅舅先來到鼓山水泥廠工作,接著他自己也來了,談到日治時期的統治政策,如國營工廠工人,隨意曠工,會被憲兵找上門抓去工作;當時如國小畢業,不想升學,老師會義務介紹工作;民生方面,日本人規定賣任何東西,都要有公定價,唯獨鼓山因當地的魚市場,可隨意喊價。另一白髮老人講述鼓山從繁榮走向蕭條的原因,主因在於台泥、大榮(大榮製鋼公司)、林商號(林商號合板公司)等三間工廠的關厰,使當地人失去工作機會。台泥關廠因轉移他處設廠;林商號是做木材,對員工待遇優渥,後因政治因素介入,立委、議員不斷金錢剝削,使成本上漲,加上當地里民不斷抗議,才移廠印尼;大榮鐵工廠,因政府開闢新道路,迫使工廠必須另遷他處,因而直接影響到當地人的生活,也讓鼓山從此成為邊陲,發展性已不若以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