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刊載於思與言第六卷第二期,為賀凌虛先生所著,內容旨在呈現李斯的政治思想。李斯為戰國楚國人,學成後,見六國疲弱,不足以立功業,因而趨秦,先受呂不韋賞識,再受秦始皇重用。李斯是一個求功近利的人,奉行「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戰國末葉,時勢使然,各國紛紛執行尊君集權之道,李斯進而建議實行郡縣制度,才是順應時勢的長久安寧之術,此舉也成了我國秦漢以來的地方制度。李斯上承商鞅變法以來,秦國治國「一」與「嚴」的原則,奠定度量衡以及語言的統一,但也造成「焚書坑儒」之慘事。秦二世登基後,天下已亂,李斯為明哲保身,只好奉承二世,執行苛民的嚴刑峻法,最後仍難逃被趙高所害,終於遭到誅滅。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思與言人文社會學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