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漁獲加工用具:水桶

水桶,馬祖話又稱骹桶,為提水器具。此水桶為北竿鄉橋仔漁村展示館所藏,實際尺寸為現有的一倍半至兩倍左右。早年主要為木材質,桶身以竹箍綑綁固定,後期改為以箍鐵或箍金屬材質。其多以杉木製成,桶身從底部到桶口由小變大。提把部份可利用扁擔肩挑或者用手提的方式搬運。除少數者自行製作外,多向地方上的店家購買。早期新製的水桶容易出現縫隙,經過液體浸泡後,木頭長期吸收過水分會逐漸密合。

水桶與猴桶均為取水用木桶,兩則最大差異在體積及手把部分。水桶體積較莫約是猴桶的兩倍大,因此也相對沉重。由於容量大,一次可以提取相對較多的水量,洗滌蝦皮時相對便利。使用時,須在半圓弧形寬提把處,以繩子打上水桶結,方便扁擔穿過繩結支撐,再以兩人分工肩挑。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 創作者
    馬祖人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